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页关于我们科研团队科研平台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国际合作招聘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交流>>正文

ISR-系列学术讲座

时间:[2021-04-09]  来源:

题目:流变学科交叉一甲子 

报告人:许元泽教授,复旦大学 

时间:2021年4月16日,周五,14:30

地点:广州大学计算机实验楼709会议室 

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会ID441 388 429 或点击链接入会:https://meeting.tencent.com/s/5SYPCtQEsbhF

摘要:二十世纪初诞生流变学,国际上连续介质力学/流变测量学/结构流变学走向三位一体的大发展。从1960年亲历国内化学高分子材料化工等技术任务,传统力学解决无方,急需流变学。我国流变学会初创于百废待兴,科学的春天。由力学学会和化学学会两个一级学会的平衡结合,不搞虚名繁琐,直接由从事本领域的最优秀者组成。基础:瞄准有关学科前沿,定位精确科学,追求统一方法;交叉:力学和化学,宏观与微观,实验与理论的结合。应用面广:结合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面向广泛对象的科技问题。这是我国流变学初创的特点。应坚持传统,不要动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兼顾国计民生急需,面对社会的不理解和大跨度数理化方法交叉,尤其是理论本身面临非线性和复杂性的挑战,不能以分散的匠心回避理论上的深入全局思考。本报告举例简要讨论如何结合各种科技问题,(高分子溶液实用模型,聚合物采油,凝胶化,电流变体,颗粒流)学习与发展理性力学简单流体本构方程理论,凝聚态软物质多尺度物理,发展与不可逆热力学和动力学相容的流变理论,取得的成果和现存的问题。当今世界进入数字信息人工智能的时代,提供新的可能来处理非线性复杂性,是否将迎来流变学的新范式?

报告人简介

2BD36

许元泽,男,1941年10月出生于上海,浙江海宁人,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系(1964),中科院化学所高分子物理学硕士(1967),德国亚琛技术大学过程工程所科学博士(1981)。曾任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博导(1988);复旦大学高分子系教授(2001-2008退休),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全聘教授(2009-2016)。曾兼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化学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流变学研究所副所长,太平洋地区流变学联合会委员等。还应邀在德国马普学会高分子所、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化工系与美国凯斯大学高分子系担任客座研究员, CIBA化学公司(美)的资深科学家等。许元泽教授在高分子物理和流变学等领域发表署名论文150篇以上。出版“高分子结构流变学”并参与近十本专著译作,发明3项仪器专利与多项产品研制技术。

 

        研究领域主攻高分子物理与流变学:1.复杂流体流变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研究流体流变性质与流体多尺度结构的关系。对象包括高分子溶液与熔体及其共混复合体系、液晶、交联体系(热固树脂与水凝胶)、悬浮体、乳液与颗粒流、电磁流变体等。2.新材料开发与过程工程科学研究。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包括: 航天航空与微电子用热固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热塑改性热固性树脂体系相分离,聚烯烃共混物及纳米复合材料;含能药浆推进剂;石油开采中,高分子渗流机理,聚合物溶液和弱凝胶在高温高盐地层强化采油机理; "电流变流体及其应用,溶致液晶高分子的相转变与流变加工;非硫化胶的结构与加工性;大型磁盘甩涂(Spin coating)过程的分析及3D 打印流变过程等。国际项目“高分子溶液结构流变学与收敛流”,"刚性链高分子的L-B单分子膜过程","高分子熔体的瞬态流动"等。3.近年研究高分子,软物质和复杂流体中共性的科学问题。

上一条:第二十届中国空气动力学物理气体动力学学术交流会暨2021年多相流和湍流高精度并行计算冬令营 第二轮通知

下一条:​第二十届中国空气动力学物理气体动力学学术交流会暨2021年多相流和湍流高精度并行计算冬令营